不過觀察同伴們爬山的樣子,是否都是為了攻頂而來?不盡然,因為平常的工作忙碌疲憊,也許到了週末只想好好躺著,來到郊外或許只是想要看看綠色,呼吸新鮮空氣。或許只有我認為是"磨練",許多不合理的地形,不合理的爬山距離跟落差使我有挑戰的雀躍。在認知上就有這種程度的不同,就算爬起來都不輕鬆,也有咬著牙也要衝或是慢慢走就好了的不同。
爬山是否要訂個目標呢?譬如說既然一起來爬,就該有共識今天是目標攻頂,或是踏青休閒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,就算體力好的也有狀況差的時候。怎樣讓一起同行的夥伴都可以不脫隊,是鼓舞大家的領隊的責任。也就是說在爬山選伴上面,就必須先讓同行者了解,不是單純的走路不流汗,也不會像逛街吹冷氣一樣輕鬆。這樣退卻了一些無心者之後,剩下的同伴就該有面對gap面對困境也不退縮的精神。有這樣的態度,才能完成旅程。就我而言,攻頂是個不放棄的練習,攝影是在過程中的紀錄,以供將來回憶。而遇到的各種狀況都像是我心智磨練的糧食,有苦到反而感動。這種單純努力就可以獲得的感動,看似簡單,卻是最深層的磨練。
自從上到雪山主峰上面看到的景色,就立志以大山為目標,台灣超過3000M的大山何其多,我也不可能在幾年內就完成,只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,把每次的經驗累積起來,有機會就可以挑戰更不可能(以目前的自己來說)的山岳,這就是我的目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